
横店影视城介绍
香港街则让人恍惚穿越时空隧道,步入了维多利亚的鼎盛时期。19世纪的香港街景历历在目,毕打街、遮打街、干诺道、皇后大道还原如故,皇后像广场、总督府、圣约翰教堂、颠地洋行和维多利亚兵营等30余座往昔殖民统治的欧化建筑,是香港中环维多利亚城的真实再现,鲜明的时代感和沉重的历史感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百年沧桑。著名导演尤小刚曾经等不及这一基地开放就抢点取景,在这里拍摄了由北京市委定为建国50周年的献礼片——《补天裂》一剧的重头戏。
名图出画来,汴梁今又现。清明上河图外景基地竣工后也是等不及清场,名导演张国军就率剧组进入,忙开了3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灶王》的拍摄。在这里,相对独立的九大景区重现了北宋城开封府的旧岁繁华。绕石径、过曲桥、穿街市、步幽巷,人们体验到的是古城京都的市井生活。气派的樊楼,别致的水门,乃至美女名妓李师师的绣阁,奸臣权相蔡京、童贯的府邸,都让人依稀感受到远逝岁月的权贵奢华。这是一座最能反映北宋鼎盛时期特征的宋城,此乃所有到过这里的人的共同感受。
占地600多亩、建筑面积达11万多平方米的秦王宫,高大的城墙,雄伟的城楼,都以雄浑的气势表现了西秦北地的粗犷。当人们登上城台,看到箭楼高耸、垛口起落,从了望口和射口望向远方时,想象也就自然而然地穿越了黄尘古道,刀光剑影、金戈铁马似入眼际,厮杀阵阵、鼓角声声犹震耳边。转身,女墙内是秦吞六国而建的宫殿,名“四海归一殿”,99级台阶入殿就足以显皇家奢侈、王者气象。整座宫殿纵深达600米,殿堂建构则采用大跨度斗拱而高耸,仅是支撑穹顶的大柱就用了120多根。秦宫北邻的华阳台是燕国王宫。这座三级高台式的结构以精美为最,与秦王宫风格迥然不同又相互辉映,让人们在重读春秋战国史的同时,又协调地展示了秦晋赵燕的同期建筑文化特色。著名电影艺术家陈凯歌正是在这里广邀名星加盟,完成了演员阵容最强、场面气势最大的历史巨片《荆轲刺秦王》的拍摄。
为功夫片制作商所青睐的武打片外景基地又见庙宇庄严,宝塔高耸。基地主体建筑 大智禅寺的释迦牟尼金身以28.88米的高度成为了国内大佛之最,精美绝伦的五百罗汉堂,也以深浮雕木刻享誉为佛教界的殿堂之最。香港导演张鑫炎早有计划要在这里拍摄《少林童子功》。
风光旖旎的枪战片外景基地本属自然天成。陡直的屏岩、怪异的洞穴、茂密的森林,本身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曾为这一景区亲书“屏岩洞府”。加之人工点缀,人们修栈道,建亭阁,筑天门,又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这里既成了旅游胜地,又是拍摄各类战争题材影视片的理想场所。
明清街外景基地则写意传神地展示了历史建筑风格。牌坊、长廊、水榭、亭台,以至每幢建筑的砖石梁柱、门扇窗页,无不满溢出明清时代的文化气息。从《归航》、《千秋家国梦》等大型电视连续剧中都能看到这里的诱人景致。
选取男耕女织的场景,寻找农耕文明的轨迹,古民居外景基地是最具穿透力的存照。山峦、古树、木楼、土屋;幽巷卵石路、深井绿水塘、瓜棚小石磨。这里俨然是一部活化的江南农村历史剧。著名制片人潘志中为《左宗棠》一剧勘察外景时曾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认定这里是最理想的场所。
八大外景基地风格各异却又融汇着共同的严肃精神,即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横店集团凝炼了众多资深影视艺术家的集体智慧,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一比一的实景布局,创建了包容中国历代朝野和世间万象的广阔场景。谢晋、陈凯歌、孙道临、张国军等著名导演接踵而至,潘虹、鲍国安、巩俐、李雪健等影视明星相继涌来,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这里就先后诞生了《鸦片战争》、《荆轲刺秦王》等近40部影视巨片。而发展中的横店集团并不以此为满足,新近又与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共同创建了影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拟在1999年自行拍摄电影5~7部,电视剧100~150集,并计划使横店集团影视城独立完成编导摄制任务,具备好莱坞的全套功能。
今天的横店影视城不仅以八大特色外景基地吸引着中外影视中人和旅游者,还建起了横店集团展览馆、东阳人才博览馆、东阳木雕陈列馆、严济慈纪念馆、邵飘萍纪念馆、金佛庄烈士陵园等一批文化教育馆园,以及度假村、文化村、娱乐村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此外,横店的南上湖公园、凤凰山公园和典型火山椎八面山景区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所以,去“东方好莱坞”,游“横店影视城”,无疑是旅游者们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