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螺寺介绍
红螺寺位于京郊明珠怀柔县境内,为历代佛教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这里离怀柔县城5公里,距北京市54公里,交通十分发达。
红螺寺始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改为"护国资福禅寺"。公元1663年康熙皇帝来此,建山亭,设御座,植果竹,寺庙规模扩大,当时寺庙地产3.65万亩,僧人300多,庙场占地方园4平方公里。因红螺仙女的美妙传说,当地人称之为"红螺寺"。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历届主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风。我国佛教净土宗最后两代祖师际醒和印光皆与本寺有缘,清嘉庆五年际醒祖师来红螺寺创办净土道场,后在此加圆寂并留下舍利。印光祖师早年在此修学净土,学成后去普陀传授净土法门,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古寺占地百亩,分五处庭院,房244间。中院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为轴心,设有东西四所配殿;千手观音殿,伽蓝殿,际醒祖师殿,印光祖师殿和诵经房 数间。东院为接待处;西院为方丈退居寮和十方堂;东下坎北为老僧退居寮和延筹堂,南为练习功场;西上坎为螺蛳塔和骨灰堂。
红螺寺大门前有气宇轩昂的四柱三门式巨型牌楼,画栋雕梁,牌楼上方有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四个大字。正门上高悬一幅楹联,“一脉珠泉参妙谛,双峰螺岫证如来”。大门内影壁上书“须弥胜境”四字,由影壁前折向东行,游人穿行在翠竹林中的一条曲折小径,顿觉兴致盎然。寺内有雌雄银杏,东侧为雌,结果但不开花;西侧为雄,开花但不结果,奇特之处在于西侧的雄性银杏,树高30米,主干四周,生有十株侧干,据说自唐代栽了这两株银杏以来,每改换一个朝代,就多长出一株侧干,这只是一种传说,但
银杏的树龄已在千年以上,则是确切无疑的。
大雄宝殿后有“紫藤寄松”,大雄宝殿后面的西侧生长有一株树龄数百年的平顶松,树高6米余,有9个分枝,平直地伸向东侧的四面八方, 下面用十余根木料支撑,平顶松附近,有两株碗口粗的紫藤如龙蛇飞舞一样绕生在松树上,形成一个巨大的伞盖,遮荫面积400多平方米,每年春末夏初,藤萝花如串串紫色珍珠一样,挂满枝头,碧绿的松枝与紫色的藤花相继争奇斗艳,令游人叹为观止。此乃红螺寺一大景观。
旅游区环境幽雅,古木参天,经年常青,四季花香,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竞秀。紫藤寄松、御竹林、雌雄银杏号称三绝景;寺西之珍珠泉,碧透似镜,沸泡如珠,有神泉之称;寺南之红螺湖,水波荡漾,溢彩流光,是一个划船、游泳、垂钓的好去处。
1、住宿:福寿居(60681487),松林山庄(60681957),红螺山度假村(60681250),竹香园(60682573)
2、交通路线:宣武门乘游6、游16路直达,或东直门乘916、936路至怀柔再转车。驾车可从三元桥下京顺路,沿迎宾馆北路行5公里即到。